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,2021年中秋节,全国累计国内旅游出游8815.93万人次,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中秋假期的87.2%。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1.49亿元,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中秋假期的78.6%。
中秋旅游出行市场有较大恢复,即将到来的国庆假期旅游市场会如何呢?
国庆长假是国民旅游休闲需求集中释放的一个假期。同程旅行发布的报告预测,2021年“十一”黄金周期间,全国国内游人数将达到6.5亿人次,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八成以上。携程发布预测数据显示,从当前旅游产品类型来看,用户以预订机票、长线出游产品为主,机票、火车票订单量占比超40%;但按照订单增幅来看,接下来的两周将以周边游品类预订为主。
在各类型的旅游中,文化旅游早已代替单纯的观景成为最受欢迎的旅游方式,各景区、博物馆、游乐园等旅游目的地都在不断创新自己的文化体验项目,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。而近些年5G等新技术的发展,给文旅体验带来了新的生机。沉浸式体验因其带来的真实感、新鲜感和参与感,迅速成为吸引游客的最佳游玩项目。
一 文化旅游成为更受欢迎的旅行方式
在经历了去年疫情“大门不出、二门不迈”的出行受限后,不少人表示憋了很久,很想出去逛逛……于是在今年,旅游业迎来强势反弹,全国旅游市场迎来了全面复苏,行业恢复发展呈现积极向好态势。
旅游,早就成为人们日常休闲娱乐的最佳选择。而近几年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,人们的文化生活需求也不断提高,对旅游的要求和期待也不仅停留在观赏风景上,更需要精神文化方面的满足。因此,文化旅游成为更受欢迎的旅行方式。比起走马观花地欣赏风景,深入了解所到地的历史背景、独特文化和风俗民情,能够带给游客更令人难以忘怀的旅游体验。
文化旅游者更注重文化体验,这就要求旅游目的地将历史文化、民俗文化等转化为场景、故事、体验项目等,引发游客的文化共鸣,促使“门票经济”向“体验经济”转变。
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《2021年上半年全国文化消费数据报告》显示,2021年上半年,九成受访者会在旅游中进行文化消费活动,其中文化场馆参观(46.7%)、打卡文艺小资目的地(55.4%)、看剧观展(44.8%)、演艺/节事(34.6%)等体验方式日益多元。
文化体验有效带动了旅游消费,51.7%的受访者文化消费支出占旅游总花费的10%-30%,35.2%的受访者文化消费支出占旅游总花费的30%-60%。
对于旅游促进文化消费的效果,超过八成受访企业表示,旅游对于文化消费频率和人均消费金额的增加有显著促进效果。
文化体验已经成为越来越多游客在旅游中的选择,更多的景区、旅游目的地也在不断开发本地的文化体验项目,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文化体验,提升自己的旅游项目与服务,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,形成良性循环。
二 高科技带来的沉浸式体验
在全国各地的旅游景点都在绞尽脑汁挖掘自身文化特点、推出文化体验项目时,5G等新技术的发展给文旅带来了新的机遇。
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向观众展示隋唐大运河、京杭大运河、浙东运河的2500年发展历程。大运河博物馆独特的地方在于,以“城市历史景观再现”的模式,打造有历史场景和真实业态、让观众可以互动体验的展厅。它不仅有文物的展示,更是设计了5G 大运河沉浸式体验区。大运河博物馆以5G为依托,利用裸眼3D技术,设置360度的LED屏,让观众能站上“船头”,凭栏远眺,欣赏中国大运河一路的绝美风光,带来观感绝佳的沉浸式体验。
央视火爆的文化节目《国家宝藏》打造线下沉浸式体验馆。通过VR、全息投影、体感互动等高科技手段,实现集立体、趣味、体验于一体的多元化沉浸式数字交互空间,把游客带入到文物的世界中去。
全息投影的千里江山图,让你仿佛真的步入画中;带有会动图案的盘子随“曲水流觞”而来,让人有种上帝视角看古人生活的奇特感觉。
以上两个例子都是博物馆利用新技术,打造了一个让人能够身临其境的专题展览。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比起从前博物馆的文物陈列来说,不仅将内容呈现地更加鲜活生动,而且能够帮助游客更深刻地了解这些文化内容。
沉浸式体验还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。沉浸式消费场景是通过时间、空间、人员、道具、产品、活动乃至科技、文化、艺术等因素,构筑起与目标顾客沟通、互动的画面,通过“看点”吸引用户关注、介入,通过“趣点”吸引用户参与、互动,尽力解决“痛点”,达到“沸点”,最终为文旅产业实现赋能。
近年来,国内外各景区、主题公园等纷纷布局沉浸式旅游体验项目。沉浸式的旅游体验项目的发展也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。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中央网信办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等9部门印发《5G应用“扬帆”行动计划(2021-2023年)》。明确鼓励定制、体验、智能、互动等文化和旅游消费新模式发展,打造沉浸式文化和旅游体验新场景。
三 沉浸式体验让游客成为景区一部分
在旅游领域,精巧的“沉浸式体验”,不只拘泥于单独的某个景区项目,而是把整个景区甚至是线上宣传、交通工具、住宿配餐、游乐项目以及演艺演出全都纳入空间。
享誉全球的迪士尼乐园、环球影城等大型主题公园,都是将沉浸式体验带入到整个空间。从游乐项目到休息区,从工作人员到扮演的角色,随时随地都能让游客感觉进入到了另一个世界,完全投入其中享受。
北京环球度假区汇聚了全世界环球主题公园经典的娱乐体验,每个园区都以一个IP为主题进行修建,包括“功夫熊猫”、“变形金刚”、“小黄人”、“哈利·波特”、“侏罗纪世界”等。不论游客身处景区何地,要进行什么场景的购物消费,都完全沉浸于景区的主题IP之中。
浙江横店影视城凭借着自身具有影视拍摄基地的优势,开展了一系列的沉浸式体验项目来吸引游客。今年,横店广州街香港街景区全面转型升级,通过打造“《走进电影》片场”,将荧幕电影呈现为现场电影,给游客“沉浸式”的电影体验。游客走进景区,就仿佛走进“电影片场”,既是游客,同时也随着片场转换和剧情发展成为电影里的演员。《潜伏》《金粉世家》《情深深雨濛濛》中的经典桥段,在观众眼前一一现场重演。
在户外的旅游项目中,宁夏中卫沙漠也别出心裁,除了设计沙漠冲浪、沙漠排球和骆驼遨游等沙漠独有的旅游项目外,还根据当地腾格里沙漠中得天独厚的观星自然条件,开设了沙坡头沙漠星星酒店这一旅游重点项目,让游客能深入体会到沙漠和繁星的独特魅力。
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沉浸式文旅案例,是江西景德镇浮梁县的开放式真人实景国风沙盒游戏《幻乡·沧溪风华录》。所谓“沙盒”就是让玩家置身其中,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带入到游戏中,参与执行任务并达成游戏目标的游戏概念,而《幻乡·沧溪风华录》就是让景区的游客都变成了“玩家”。游客进村时换汉服、变成“玩家”身份,然后通过和沧溪村村民本色出演的NPC对话来推动剧情发展,在游戏体验中感受沧溪古村悠久的文化底蕴和当地的优美风景,由此形成了独有的游戏式景区游览体验。
随后不久,飞猪也推出了景点“剧本杀”旅游产品,把当下年轻人最喜爱的体验游戏与旅游相结合,创新旅游产品内容。相比线下实景“剧本杀”场馆,景区在开发“剧本杀”项目时具备天然优势,比如大面积的实景场地,剧本核心主题可从景区文化元素中提取,景区餐饮住宿可与“剧本杀”进行联动,增加游戏趣味性的同时完成景区增收。丰富景区沉浸式业态、提升留客能力、促进二次消费、提升景区口碑……“景区+剧本杀”或成为景区发展的下一个“风口”。
四 沉浸式体验成热点,价值核心不能忘
随着沉浸式体验越来越受追捧,沉浸式实景游戏、沉浸式戏剧、沉浸式演艺等沉浸式产业层出不穷。与其他的沉浸式产业相比,景区的沉浸式体验不仅有实地场景,更是有文化依托。再高级的技术、再先进的设备、再精美的装饰,如果没有文化内容作为核心支撑,都是空中楼阁。
要以自身的文化特征为基础进行旅游项目和文化产品的开发,换句话说就是要充分开发自己的IP。在国内IP运营最好的景区莫过于故宫博物院。故宫将自己独特的历史背景和现代发展作为自身IP,除了策划一系列独特的主题展外,还大力发展自己的文化产品,将历史和现代结合、将传统美和实用性结合、将文化和生活结合,使故宫IP的文化产品广受欢迎。
近几年,敦煌也紧随其后,将其飘逸浪漫、神秘美好的文化IP进行打造。2017年,敦煌研究院与腾讯达成战略合作,启动“数字丝路”计划,随后敦煌文化与公益、游戏、音乐、动漫等数字创意结合。超4000万玩家获取《王者荣耀》杨玉环“遇见飞天”皮肤,QQ音乐敦煌古曲新创大赛……更多探索接连不断。疫情期间,敦煌研究院暂停开放景区,“云游敦煌”小程序应运而生。网友足不出户就能浏览敦煌美景,获得敦煌文化知识。
因此,在景区追赶热点开拓沉浸式体验项目时,务必要围绕自身独特的文化基底展开。沉浸式体验只能作为输出文化的一种新方式,而不能喧宾夺主,忘记当初发展沉浸式体验的初心。因为最终能吸引游客、留住游客的,还是自身独一无二的历史与文化。
五 数字化的文旅体验
数字化已经成为文旅行业的新常态。过去旅游发展中所存在的排队、等候、盲从、资讯获取慢等旅游治理“痛点”问题,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而解决。
数字化文旅时代,游客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计划,提前在相关APP和小程序上进行门票和酒店的预定,不需要现场排队。有些景点甚至温馨推出了分时间段的门票,在网上订票后,在指定的时间段通过电子票检票入场即可,省去很多麻烦。
此外,在游览景点的过程中,数字化的导游已经逐渐代替了传统导游。游客可以直接在小程序或者APP上选择自己要游览的景点,购买下载导游语音包,在游览的过程中就能通过游客现处的位置自动进行景点的讲解,方便又快捷。
六 数字100文旅行业用户体验解决方案
为了解当下旅游行业中还存在哪些问题,提升游客体验,数字化的调研分析也至关重要。围绕旅游目的地为核心,出行交通、住宿、餐饮、娱乐等配套,通过游客用户体验场景区分,按月、季度、年度持续网格化、数据化跟踪,定期进行线上和线下形式的游客调研活动,了解游客满意度、NPS(净推荐值)、对旅游目的地的意见和建议等。
数字一百开发了文旅游客用户体验(满意度)测评模型,对旅游行业的游客满意度及旅游服务质量进行科学测评和合理评估,探寻在旅游管理、旅游环境、基础设施和服务提供等软硬件方面存在的问题,结合实际调研数据提出相关改进举措,为促进旅游业提质增效,改善旅游环境和提升游客满意度提供借鉴和参考。
在执行上,数字一百运用自己研发的体验宝CEMpro系统,通过游客SOP全触点规划布局线上与线下渠道,以旅游目的地为圆心,辐射一定范围向游客投放用户体验调研问卷。同时,利用NLP自然语言及Voc语音分析处理技术,对景区自有的投诉和评价数据进行分析,充分倾听游客声音。
体验宝可以帮助企业管理用户旅程,在关键的用户旅程触点,设置自动化的用户体验反馈,数据类型不仅包括问卷,同时包括客户留言板、投诉等声音文本数据,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和算法,进行即时的智能分析,将实时的用户体验反馈数据第一时间呈现给内部,帮助内部进行即时的体验修复行动,并不断优化体验的闭环。
部分图片资料来源: 中国旅游研究院官网、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官网、北京环球度假区官网、横店影视城官网、故宫博物院官网等。
* 图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问卷一百是数字一百自主研发的专业调查系统,有多种题型和模板。系统对接了数字一百庞大的样本资源,可以根据需求随时随地发起调查任务,自助投放问卷、自助回收数据,高效高质量。